欢迎访问中国养殖信息网!

瞄向预制菜,地方猪或能闯出一片天地

日期:06-15  点击:  属于:猪业动态

“我养黑猪已经10多年了,形势好时,公司都有十几亿元的家当,现在已经缩水不少。10多年来,差点儿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现在是上不得下不得。或许自己走不远了,也就再坚持一两年。”近期,在一次高端猪肉线上研讨会上,笔者听到了某知名黑猪养殖企业董事长上述悲情陈述。

的确,从2022年的情况看,生猪市场有人赚百亿元,有人亏百亿元,从上市猪企业绩的剧烈分化中可见一斑。但是,上市企业大都养的是外三元猪,这位董事长养的却是黑猪,属地方品种,市场本不该有如此大的波动。

说到高端猪肉,不得不提“壹号土猪”,其创始人陈生就明确表示过,“壹号土猪”的定价体系稳定,定位于5%-10%的高端人群,并不存在“猪周期”现象。自2007年以来的10多年里,“壹号土猪”年销售额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销售额超13亿元。

不得不说,陈老板眼光独到,能下苦功夫培育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猪开发企业的处境就不太妙了,不光育种上未做到名副其实的所谓黑猪“全黑”(暂不论这个育种方向对错与否),而且还没找到大市场的接口,在犹疑徘徊中日复一日消耗着自己。这些企业的苦恼在于,抱着好产品,却找不到消费者。一方面,因为品牌还不鲜明,另一方面,错会了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换句话说,他们可能还没找到“目标人群”。

不时有人说起,某家地方猪肉品牌仍在费尽周折苦苦寻觅潜在客户,找到他们居住的小区,打进他们的社群,推销的成果却差强人意。可以说,为了找到消费人群,已经耗尽“洪荒之力”。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些目标人群呢?笔者冒昧进上一言,也许牵手预制菜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

撇开高收入人群不说,高端猪肉更大的潜在市场蕴藏在人们偶尔改善一下伙食、满足口腹之欲的消费冲动里。就眼下来说,70、80、90后等中产消费人群虽有一定购买力和消费需求,但对于如何烹饪肉食品却知之甚少,缺乏经验。面对这种现状,如果地方土猪开发者能把宣传话术里的“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直接转化成配足调料、写明烹饪流程的预制菜,就省略了,或者说大大缩短了“厨房小白”自行修炼的摸索阶段,也就能更直接地把品质猪肉呈现在品质菜肴上,让人们看得见、嗅得到、吃得出、留得下美好记忆。

消费者多掏一点钱购买土猪肉,心里是有预期的。“安全”“营养”很难体察,味道却是人人都能咂摸出来的。如果多花了钱,吃不出与普通猪肉的区别,收获不到预期的齿颊留香的体验,就很难期望他做回头客,持续购买。所以在选配料上、在烹饪说明上、在包装和冷链运输等等每一个环节下足功夫,严格把控、不出纰漏,保证消费者到手一份“傻瓜式”预制菜,照单操作即可得到一份不会跌出预期之外的色香味尚可的菜肴。而这些,不是土猪养殖场自己能达成的目标,依笔者浅见,土猪养殖场未来的出路在于接续产业链,选择靠谱的、肯耐烦琐碎、能下笨功夫的预制菜工坊合作,才能走进千家万户,得到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地方土猪开发者的职责在于确保食材的品质。笔者接触过一些地方猪开发企业,推向市场的猪肉并非纯种猪肉,而是二元杂、三元杂,或是配套系,虽然无可厚非,却也产生了通俗意义上的所谓血统纯正与否的问题。一个不同血统的地方猪种,虽然都是土猪肉,但在猪肉品质上自然会有差别,与之对应的价格也应区别开来才对,不能蒙混过关,让消费者喟叹:“多花了冤枉钱”。

市场分层次,人们的消费意愿也有阶段性起伏,今天能凑合一顿,明天可能就想打打牙祭。地方土猪养殖者若要培养自己的拥趸,必须解答好消费者的舌尖之问。而今预制菜市场风起云涌,风头正劲,地方猪开发者若能抓住机会,选对合作伙伴,就可能闯出一片天地。

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