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养殖信息网!

自主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将上市

日期:02-17  点击:  属于:动保动态

童武(左二)和团队成员正在查看细菌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目前合作的企业已经拿到了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本月‘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就可以投入生产上市。”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童武介绍道,新疫苗上市将为我国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猪伪狂犬病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特别是新变异的毒株对于出生两个月内的小猪致死率非常高。常见的家畜,如猪、牛、羊、狐狸、狗等都会感染,其他动物在感染发病后均会死亡。而猪是伪狂犬病毒的主要宿主,并且是感染发病后可以存活的宿主。”童武告诉记者,该病毒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哺乳仔猪高死亡。成年猪感染后一般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但会向外界排毒,造成该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强力生长素——强力促长、有效解僵、明显改善体形

过去十年,童武所在的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防控技术创新团队(简称猪病防控技术团队),一直在对猪伪狂犬病疫苗进行研究和试验。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猪病防控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2022)新兽药证字70号)。

针对变异毒株,急需研发新疫苗

猪伪狂犬病在中国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关于伪狂犬病毒已经有零星报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壮大,全国各地关于伪狂犬病的报道陆续增多,猪场伪狂犬疫情逐渐暴发。

“为了控制疫情,1979年,老一辈科学家从匈牙利引进了缺失gE的Bartha-K61弱毒疫苗。该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为中国养猪业伪狂犬病的防控起到很大的作用,降低了免疫猪场母猪流产率及新生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童武介绍道。

但到2011年底,大量经过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养猪场突然暴发疑似伪狂犬疫情,“当时我们也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病的症状和伪狂犬病很像。”童武说。2012年,童武所在的实验室在我国分离到一株变异伪狂犬病毒强毒株,并命名为JS-2012,检测发现该毒株的基因序列较传统毒株发生了大量突变,且对不同年龄猪的致病性都高于传统毒株,传统的疫苗对变异毒株不能提供完全保护,迫切需要研制针对新发伪狂犬病毒变异毒株的疫苗。

作为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第一时间行动,由此,猪病防控技术团队也正式开始疫苗的研制。

十年研制,新疫苗安全有效

新疫苗的研制要确保安全有效,这对科研团队试验来讲是硬标准,也是高要求。

“我们在试验中主要看两个指标,第一安全,第二有效。”童武告诉记者,疫苗临床前试验工作量大且繁琐,团队需要对猪的不同群体、疫苗的不同接种剂量反复试验,确保安全;猪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以及抵抗病毒的效果也需观察检测。“比如哺乳期仔猪、妊娠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需要开展接种安全性试验,需要考量低剂量免疫、高剂量免疫后是否安全,重复接种是否安全等指标。同时还要兼顾疫苗免疫之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以多大的剂量免疫后能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等。”童武说道。

前期试验节奏紧张,团队常常会在周末赶进度、争时间,用3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的临床前试验工作。2015年12月,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团队选取三个不同省份的猪场,对23288头猪开展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最终临床试验结果证实,该灭活疫苗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免疫效力达到100%。

“一款疫苗研发到上市,如果顺利的话,可能要7至10年,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童武说,从2012年开始疫苗研发工作到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正好用了10年时间。“回忆起10年的疫苗研制历程,有过太多的辛苦付出,但最终都是值得的,同时心里也充满感激与感恩。”童武说道。

“疫苗上市之后,马上就能在国内猪场合规使用,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疫苗,过去十年,猪场通过接种传统疫苗,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猪群发病死亡,却阻止不了病毒在猪群内传播发病。”猪病防控技术团队副研究员李丽薇表示,但若用上针对变异株的新疫苗后,肯定会有效地阻止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在猪场里传播与发病,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产生效益。

未来将突破“多联多价”疫苗

当年,团队同时开启了三种技术路径研发猪伪狂犬病毒疫苗。除去即将上市的灭活疫苗之外,如今,另外两种活疫苗也走向了新兽药证书注册环节,分别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和“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我们之所以三种都做,是为了以后在推广中针对不同的对象,比如母猪用灭活疫苗,商品猪用活疫苗,这样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让疫苗效力最大化。”童武说。

关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猪病防控技术团队表示,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病毒病种类繁多,对其防控主要是靠疫苗接种。考虑到猪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多频次繁,且不同种类疫苗间存在干扰,使得临床中免疫程序的制定繁琐,费时费力,且免疫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未来临床中“多联多价疫苗”的使用是一种趋势。

“现在家禽疫苗已经做到打一针防多病,但目前为止,关于猪的联苗真正批准的还不是很多,即使有也是两种常规疫苗的混合。我们正在开展‘多联多价’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打算以‘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JS-2012-△gI/gE株)’为载体,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重组二联疫苗候选株,从而达到一针防两病甚至多病的目的。”童武说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赵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