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养殖信息网!

抗菌药、抗生素、消炎药傻傻分不清

日期:10-19  点击:  属于:科学用药

如今,“避免抗菌药滥用”的理念已让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并接受。但是,具体说到什么是抗菌药、怎样避免滥用,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今天,就和您聊聊关于抗菌药的那些事。

什么是抗菌药?

抗菌药是指具有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活性的一类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由化学半合成、全合成而制得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包括各种抗细菌类抗生素及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药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

我国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

我国住院患者用于抗菌药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

国内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和联合使用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滥用抗菌药有四大危害

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按规范使用抗菌药都属于滥用。

一旦发生滥用就可能给患者带来多重危害。

  • 其一,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患者不遵照医嘱服药、擅自加大抗菌药的药量,可能造成肝肾、神经及血液系统损伤。通常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菌药即可,但很多人却要求静脉输液,无形中增加了毒性反应的发生风险。

  • 其二,对于特异质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会发生过敏反应。例如,青霉素、链霉素都可引发过敏反应,其中以青霉素过敏最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

  • 其三,应用抗菌药抑制或杀死敏感菌后,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人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造成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的患者中二重感染较多见,且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 其四,长期大量滥用抗菌药是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历练”。在绝大多数细菌被杀灭的同时,有少部分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存活下来并大量增殖,再加上药物的长期刺激,一部分致病菌逐渐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会逐渐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例如,“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滥用抗菌药催生出来的。

抗生素是什么?

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等)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半合成的类似化合物,能干扰其他生物细胞正常生长发育及功能的一类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抗真菌类、抗结核菌类、抗肿瘤类及免疫抑制类等,其中前六类以抗细菌作用为主。

抗生素与抗菌药各自内涵既有交叉重叠,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抗菌药不等于抗生素

临床上,常有人将“避免抗菌药物滥用”说成是“避免抗生素滥用”,而对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类抗菌药的使用不加约束,从而造成不良后果。

消炎药和抗菌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药物。

现实生活中,在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也逐渐消失了,故往往误将“抗菌药”称为“消炎药”。

什么是消炎药?

消炎药能缓解、抑制炎症症状,但是并不能根除引起炎症的病因——病原体感染,一般多用于非感染性的炎症。

抗菌药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各类病原体,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或直接杀灭病原体,进而消除炎症反应,多用于感染性炎症。滥用消炎药同样可能造成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农牧业等行业的政策、管理和利益,单凭少数专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健康报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 焦健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