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养殖信息网!

种子认证制度将促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05-13  点击:  属于:三农资讯

去年8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

在种子扩繁生产过程中,种子认证是保证植物种子或品种基因纯度及农艺性状稳定、一致的一种制度。它通过对种子生产收获、加工、检验、销售等各个重要环节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检测检查,对种子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加以控制,从而保证优质植物品种种子的生产、推广和应用。

在草种方面,2006年颁布了农业行业标准《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草种子是提高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绿地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随着退牧还草工程、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优质草种子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为现代草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草种子生产不同于干草生产,需要满足植物开花授粉和种子收获的特殊要求,种子田合理规划和扩繁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高质量种子生产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饲草种子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提高草种业市场竞争力成为发展草牧业的重要瓶颈之一。

为何实行种子认证能让草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呢?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一是可以保持优良饲草品种的种性和纯度。通常多年生饲草是以异花授粉为主,在大田开花传粉过程中,易受其他种类或品种花粉的影响,导致遗传特异性的漂变或衰退。基因构成发生变化,品种的性状就会改变,经过若干个世代后,品种在基因纯度和遗传一致性方面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优良的农艺性状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导致品种退化,种子的品种质量下降。通过种子认证,可以严格控制田间污染植株的数量和开花传粉的不利影响,降低基因污染的机会,有效保证所生产品种种子的真实性和遗传稳定性。

二是可以有效保护育种者的知识产权。由于缺乏有效的认证监管制度,我国生产草种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从而导致草种子研发者、经营者、消费者均遭受损失。而通过不同等级认证的种子,会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标识。在种子市场流通过程中,消费者便可以容易识别和判断所购买品种的真实性和种子繁殖世代。种子认证制度不仅可以保证育种家的权利,也保障了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利益,同时能有效保证育种家选育的新品种的推广和长期使用。

2022年,农业农村部全国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了北京、河南、四川等9省区的主要饲草种子1178批次,质量等级达到三级以上的占83.9%,其中一级种子占比65.3%。虽然草种抽检合格率比2013年的67.7%有了显著提高,但仍表明草种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有利于育繁推一体化和种子生产经营集团化。按照种子认证制度进行育种家种子到认证种子的逐级生产,可以实现种子数量的逐级扩大,同时也相应要求种子生产主体的对应匹配。育种家种子和基础种子可以由育种家和企业进行扩繁,但登记种子和认证种子扩繁在土地规模、田间管理、配套收获加工机械等方面具有更高要求,育种家小规模的生产是难以胜任的,只有专业化的种子生产企业参与才能完成扩繁的各项要求。正是由于缺少专业化企业进行种子扩繁,导致种子扩繁成为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卡脖子”问题。

《实施意见》中指出,国家鼓励种子企业获得农作物种子认证,对获得认证的种子企业合理减少监管频次。优先支持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获证企业承担相关重大攻关和项目建设任务。建立种子认证制度可以明确各级种子的生产主体,发挥种子生产企业的规模化优势,不仅有利于补齐短板,解决有品种无种子的难题,而且可以形成种子生产、加工和营销产业链条,实现种子生产经营集团化,做强种业,提升种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贸易的活跃,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种子产业良性循环和种子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农作物种子认证实施规则(试行)》中,规定种子认证机构应依法设立并取得相应认证资质,并应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能力。通过现场核查种子来源、种子田、收获加工防混杂控制和种子批划分等,对种子生产、收获、加工、运输及销售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种子消费者所购买种子的质量,实现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种子“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毛培胜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种子扩繁与生产技术岗位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