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养殖信息网!

肉牛养殖怎样平安度过汛期?这五个环节不能松懈!

日期:10-14  点击:  属于:养牛管理

肉牛、奶牛养殖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疾病困扰、突发自然灾害等对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夏季作为洪涝灾害和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养殖场户日常防控工作面临更大考验。

  为此,肉牛、奶牛养殖从业者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提高养殖水平,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图片

  据水利部消息,我国即将全面进入汛期,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防汛安全,防止洪涝等灾害发生。

  为减少洪涝灾害对肉牛牦牛养殖生产带来的影响,近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编写发布了《肉牛牦牛产业防汛抗汛减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肉牛牦牛养殖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

  《指南》按照产业链五大关键环节和防汛、备汛、抗汛减灾规律,针对我国肉牛牦牛产业现状,从技术角度归纳整理了防汛抗汛关键技术措施,指导养殖从业人员做好防汛工作。

  肉牛遗传改良领域 

  专家表示,洪涝灾害在肉牛遗传改良领域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种牛健康损失、遗传物质损失和遗传资料信息损失三个方面。

  因此,汛期前准备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应急预案和风险检查等常规工作,还要将系谱、档案、生产记录等遗传信息资料提前做好备份。

  专家提醒,备份介质应采用纸质和电子版本等多种形式,并将备份资料保存在不同地方以防万一。

  同时,增加饲草、饲料、遗传物质贮存用冷媒(液氮等)等物资储备,建议储量增加到30天左右,保证下限不少于15天用(消耗)量。

  汛期做好牛群巡视等工作,避免种公牛泡水被淹。灾后及时隔离救治,对泡水过胸的公牛、牛蹄损伤严重的公牛等应及时淘汰,减少后续损失。
强力素2

  饲料饲养的营养 

  洪涝灾害主要影响圈舍安全、牛群健康生产、饲草料供给和质量管控,易造成肉牛牦牛养殖生产重大损失。

  因而防汛前期牛场应加固圈舍和库房,确保排水畅通。养殖场可提前优化牛群结构,让该出栏的牛及时出栏和转群。

  洪涝灾害期间饲草料更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因此要格外注意饲草料贮存管理工作,若发现霉变应及时清除,灾后及时分析霉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在汛期,牛场应根据饲料资源调整日粮配方,保障牛只日常能量需求,同时要格外注意水源清洁卫生,做好水源沉淀、消毒,保障牛饮用水清洁卫生。

  疫病防控 

  专家建议牛场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加强汛期场内和周边环境的消杀工作,可储备3-4种消毒剂,保证一定时期内的足量供给。

  汛期气温较高,蚊虫孳生,适合虫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应提前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炭疽和口蹄疫等传染病的疫苗免疫。

  同时应储备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以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药物,以备汛期出现病牛能及时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

  若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暴发烈性传染病时,要根据“早、快、严、小”的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和措施进行处理,对病死牛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

  灾后,要加强疾病监测,评估牛群健康状况,做好病牛救治工作。

  屠宰加工 

  重大汛情来临前,对于未加工的胴体屠宰企业应尽快进行分割加工并做好包装,若无法在汛期来临前分割完,应以胴体形式销售到市场,减少损失。

  应将贮藏库中的产品转移至贮藏架高层或用冷藏车等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被水浸泡。

  提前按重要程度设置一、二、三级防汛抗洪优先救援级别,制定救援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执行人员。

  《指南》显示,一级为员工宿舍、水电设施等生活办公区,二级为冷却间、分割间、冷冻库等清洁生产区,三级为屠宰车间、待宰圈等区域,灾情来临时要首先保证人员安全。

  灾后,复工复产前应对经历汛情的待宰牛进行防疫和健康检查,符合要求的牛才能进行屠宰。

  对库存产品应经过检验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且污染严重的产品应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流入市场。

  环境设施 

  《指南》指出牛场选址应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要避开低洼潮湿的场地。要提前设计或改造场区的排水系统,并在汛期前进行隐患排查。

  同时,储粪池、储尿池及粪污处理场也应做好排水抗灾设计,确保汛期良好运行。

  牛场应及时研判汛情,若遇肉牛场粪污产生数量过多或不能及时运输出场,需设置粪污临时贮存场贮存超量粪污,防止环境污染。